协会活动
您的位置:首页 > 协会活动 > > 转:经济新常态 浙商新机遇 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开

转:经济新常态 浙商新机遇 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开

来源:《浙江日报》 - 新闻中心 - 宁波家具家居-宁波市家具商会主办</tit 日期:2015-10-26 阅读:0
本报杭州10月25日讯 (记者 应建勇 王国锋) 又是一年金秋时,世界浙商再次汇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25日上午,以“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为宗旨,以“经济新常态、浙商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作主旨演讲。乔传秀、茅临生、梁黎明、孙文友等出席,王辉忠主持开幕式。
  夏宝龙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5500万浙江父老乡亲,向世界各地广大浙商致以诚挚问候。他说,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浙商代表再次来到家乡,传递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思念,表达的是绿叶对根的眷恋。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召开以来,我们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张德江委员长给首届世界浙商大会贺信中的谆谆教导和殷殷期望,不遗余力地推进浙商回归工程。广大浙商回归发展的热情和创业创新的激情,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喷涌而出、势不可挡,奏响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最强音,树起了一座座反哺家乡、履行社会责任的丰碑。
  夏宝龙深情地说,“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浙江是浙商永远的家,浙商的根永远在浙江。有根就有生命,有根就有亲情,有根就有力量,有根就有腾飞。不管浙商走得有多远、飞得有多高,不管浙商做得有多大、发展得有多好,千万记得要“把根留住”。希望广大浙商把创业创新的根留住,积极投身浙江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善于运用市场思维、市场规律,抢抓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做实体经济的“坚守者”,顺应“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新趋势,全力开启创新驱动的引擎,积极实施产业回归、资本回归、总部回归、人才科技回归、社会公益事业回归,努力在创业创新中实现“第二次腾飞”。希望广大浙商把义行天下的根留住,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浙商精神,讲感恩、讲责任、讲奉献,重信用、重品德、重声誉,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勇担责任”的浙商形象,不断提升浙商群体的美誉度。希望广大浙商把乡愁乡恋的根留住,常回家走走,看一看家乡美丽的山水,听一听父母温馨的唠叨,找一找儿时的同伴,叙一叙浓浓的乡情,忆一忆似水的年华,使感情的根代代延续、永不断线,增强浙商新生代的家乡情结,让浙江成为他们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夏宝龙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坚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继续不遗余力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继续大力打造优良发展环境,不断凝聚浙商力量、联络浙商情感、推动浙商合作,让浙商在创业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力,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我省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奋力前行、永不停步。
  夏宝龙在开幕式上为新成立的浙商总会授牌,希望浙商总会成为凝聚天下浙商的大平台,把海内外、省内外浙商团结起来,手拉手、肩并肩,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再创辉煌。
  李强在演讲时说,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浙江经济和浙商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适应经济新常态,浙江实施新举措、呈现了新态势。这些年,我省大力加强制度供给,优化政务生态;大力加快创新驱动,优化创业生态;大力加强环境治理,优化自然生态,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浙江经济转型的背后是浙商的转型与贡献。广大浙商抓住开放机遇,海外发展有了新布局;勇于化危为机,转型发展有了新气象;响应家乡号召,回归发展有了新高潮。引领经济新常态,浙江必须打开新空间、激发新动能。要加快战略融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发展信息、环保、健康等七大产业,打造一批新型众创空间,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资本融合,打通创业创新与人力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融通的渠道;不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民间与市场的活力,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浙商要有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希望广大浙商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把准“变革求胜、创新致胜”的时代脉搏,大力加强有效供给,着力培养新生代浙商,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为推动浙江发展继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
  开幕式上举行了浙商创业创新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订浙商回归重大项目60个,总投资1111亿元,主要是我省“七大万亿产业”项目、特色小镇项目和浙商资本回归、总部回归项目,呈现出产业特色鲜明、投资规模较大、回归范围广泛的显著特点。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浙江省民营企业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浙商成长基金助推转型发展大项目启动仪式。与会领导和嘉宾观看了展示浙商回归成果的专题片《根深叶茂》。
  大会举行了优秀浙商颁奖典礼,表彰了获得杰出浙商奖、创业创新奖、浙商新星奖的76名浙商。开幕式前,夏宝龙、李强、乔传秀、王辉忠等看望了受表彰的优秀浙商。
  世界浙商大会是我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浙商精英聚会。今年的大会突出“经济新常态、浙商新机遇”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浙商精英、著名专家,包括全球500强总部、世界名企、央企等单位负责人共1600余人出席本届大会。大会期间将举办世界浙商论坛、浙商全球化战略论坛等多场活动。。(据《浙江日报》 2015-10-26)
  
  
  链接——
  
  优秀浙商受表彰
  
  本报杭州10月25日讯 (记者 袁华明 陈佳莹) 10月25日,在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上,表彰了一批优秀浙商。
  近年来,广大海内外浙商积极响应我省“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号召,积极参与“浙商回归”“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五水共治”等重大决策部署,为“两富”“两美”浙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从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获悉,侨光集团董事长王世民、上海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浙江物产集团董事长王挺革、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华峰集团董事长尤小平等20名浙商被授予“杰出浙商奖”;安吉县大年初一旅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峰、腾达建设集团董事长叶林富、宁波麟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邬建辉、浙江京虞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总裁汤志勇等48位浙商被授予“创业创新奖”;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洪炉、浙江中新力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胜、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佳等8位浙商被授予“浙商新星奖”。
  
  浙商回归重大项目
  签约1111亿元

  
  本报杭州10月25日讯 (记者 袁华明 陈佳莹) 在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上,签约重大项目60个、总投资达1111亿元。
  记者从大会组委会获悉,本次集中签约的重大项目,产业特色明显,以信息、环保、旅游、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项目、特色小镇和浙商资本回归、总部回归项目为主,总计55个、总投资994.24亿元。其中,特色小镇项目3个,总投资124亿元;浙商资本回归项目8个,总投资109.5亿元;浙商总部回归项目6个,总投资81.8亿元。
  本次集中签约项目符合我省产业导向和浙商回归趋向,产业层次较高。大会前夕,全省共报送拟签约浙商回归项目共计114个、总投资2379.03亿元。本次签约按照“量质并举、注重实效”的要求,现场安排浙商回归重大项目60个,突出“七大万亿产业”、特色小镇和今年省级层面百个重点盯引项目以及浙商总部回归、资本回归项目。
  据悉,本次签约项目投资规模较大,项目平均投资额达18.52亿元,比上届世界浙商大会集中签约项目提高近20个百分点;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768.65亿元,占69.17%。
  从签约项目来看,浙商回归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项目产业涉及“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农业生态观光、总部经济、PPP等诸多领域。
  
  绿叶对根的情意
  ——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陈文文
  创业正当时,回归桑梓情。金秋十月,我们再次迎来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浙商精英聚会。10月25日,第三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从第一届世界浙商大会走到今天,4年多来,浙商交出了一张沉甸甸的“成绩单”:截至今年9月,全省共引进项目8300多个,累计到位资金7600多亿元,浙商回归项目的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这4年,从“你快回来”的家乡感召,到“我要回来”的逐梦脚印,浙商回归,不是衣锦还乡,而是创业还乡。这4年,坚持高起点、高品质、高端化回归,打造浙商回归“高地”,成为浙江转型升级的一个亮点,以七大产业为投向的重大项目占到74%。这4年,浙江各地开足马力,为回归的浙商提供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也打开了一个个产业新空间和转型升级的未来。
  就在10月24日,浙商总会宣告成立,全球浙商有了家。有句话说得好: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起走。天下浙商,凝聚就有力量。
  重聚首 再出发
  如同候鸟,哪里的水草肥沃就飞向哪里,浙商也是哪里有市场就去哪里。省委、省政府吹响天下浙商“集结号”以来,已经回归的浙商用实际行动告诉后来人:回来吧,扎根家乡,在家乡二次创业,没错。
  “回归,除了浓浓的乡情,更是看到家乡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并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相符合。”富春集团董事长张国标说。
  都说浙商回归,回归后的空间在哪里?浙江海越董事长吕小奎以全部身家在宁波打造清洁汽油添加剂基地,而这恰恰符合省内治理雾霾、考虑制定更清洁环保的油品标准的要求。吕小奎说:“投身浙商回归,并不仅仅是回报家乡、尽社会义务,也是海越自身再发展的需要。”从这点上看,浙商反哺家乡,实现二次创业,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浙商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浙江伸出了培育七大产业和特色小镇的橄榄枝,正是告诉回归浙商:未来你们的空间在这里,大有可为。
  “通过这一轮转型升级,浙商一定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说,世界浙商大会的人气一届比一届旺,看得出浙商是真心想回来,我们有这个自信,回来不会错。连续参加了3届世界浙商大会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深有感触地说,浙商大会一届比一届有进步,扎扎实实做浙商回归工作,一步一个脚印。10月25日,现场签订的60个浙商回归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111亿元,几乎等同于2012年全年的浙商回归资金。
  回得来 留得住
  当年为了生存,什么钱都赚,而这一次回归,对赚什么钱、怎么赚钱有了理性的判断,在平台、产业选择上学会了甄别。浙商回归带有更多责任感、更深层次的使命感。
  “很少有人知道,我其实是青田人。”上海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说。他去年牵头开发总投资达100亿元的青田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推翻了当地要将千峡湖打造成豪华型度假村的计划,带着一帮在沪浙商抱团返乡投资,将千峡湖还原成为他小时候的风貌。“本来当地县委、县政府邀请我回去考察,我没太当真,但当我谈了真实想法后,没想到马上得到了县里认可,家乡的投资环境真的发生了改变。”
  对这一点,湖州安吉的“凯蒂猫”之父、澳门银润控股集团董事长廖春荣也有同样的感受,“凯蒂猫”主题公园动工以来,走过了6年。“这6年,投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越来越吸引浙商回归。”
  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浙江正在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省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换三名”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为浙商回归腾挪出新空间。这4年,浙商回归从单一产业回归一路成长,逐渐形成项目、总部、资本、人才、科技、公益事业“六位一体”的大回归格局。让浙商回得来、留得住。
  新常态 新机遇
  新常态下,浙商怎么办?一方面是国内产能过剩,一方面是国人海外购物潮的新闻时有耳闻,浙商擅长的“小商品搏大市场”的老办法似乎有些失灵。摆在浙商面前有三条路:向上走,转型升级;向外走,海外并购;向下走,被淘汰出局。新常态下,危中有机,浙商的新机遇在哪里?
  面对如今市场经济如此之多的不确定性,有专家开出药方:不要怕不确定性,敏锐坚强的浙商应该是最善于解决“不确定性”的人群,尤其是800万海内外浙商对浙江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创业创新基因背后的密码,是敢于试错、勇于纠错。试错的成本能不能降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认为,像“浙民投”这样的投资航母就应该服务于创新者,让他们“失败了还能重来”,把社会游资、风投都集中起来,让创业者没有成本或几乎零成本。通过持续创新,浙江将会继续走在全国创新前列。
  本届世界浙商大会上的另一个好消息是浙商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对浙商总会的成立,宗庆后认为:“这非常振奋人心。我建议再设几个分会,方便浙商高位嫁接全球资源。”浙商总会的使命是服务浙商,做不图回报的“志愿者”,肩上担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它要让浙商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成为全球浙商真正的“温暖之家”。